话题讨论:我们为什么会对游戏公司存在偏见

北京时间4月20日,腾讯互动娱乐公司举办了UP2017年度发布会,作为腾讯互娱最重要的发布会之一,本次发布会上公布了大量全新的内容,其中包括不少将会登陆腾讯旗下游戏平台WeGame的游戏作品。在众多游戏作品中,《火箭联盟》算得上是最受关注的一款,不仅因为这款游戏在2015~2016取得了中国海外市场极高的评价,更是因为在腾讯正式宣布代理本作后,本在Steam中国区销售的这款游戏,无法继续支持购买。一时间,所有的矛头都指向腾讯,大家用了一句一直以来调侃腾讯的话“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先入为主是人们判断事物的首要依据

心理学中有一种现象叫做“首因效应”,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通俗而言就是先入为主的观念。人们会习惯地使用他们对事物的第一印象评判与之相关的一切。以腾讯为例,由于腾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主打的模式都是模仿借鉴+增值服务,因此对于大部分熟悉腾讯的玩家而言,任何游戏只要到了腾讯手里,一定会变成富人的游戏。而恰巧《火箭联盟》是一款主打竞技性和公平性的体育游戏,同时Steam版本也无法购买,导致玩家们的情绪失控。

除了腾讯之外,游戏行业里还有不少公司面临着类似的问题,例如4399一直以来都是小游戏的代名词;育碧永远背负着BUG满天飞的骂名;任天堂的游戏就是马赛克画质;卡普空的冷饭炒到可以开饭店。这些公司之所以会被贴上标签,最大的原因就是当人们察觉到他们的存在时,他们所展示出来的就是这样一个形象,哪怕这仅仅是凤毛麟角的一部分。

道听途说会让真相与我们渐行渐远

除了个人的第一印象之外,与人交流是人们了解事物的另一种方式。此时,他人口中所述的信息就成为了重要的线索:如果恰好这一领域的内容是你所不了解的,那么他人的几句话就会成为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如果你已经对这一领域有所了解,那么就会补充甚至改变曾经的印象。然而现实情况却是,从他人口中获取的情报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最终便让一个错误的印象进入了人们的脑海当中。

试想一下,我们有多少次在育碧的资讯下方看到了大量的有关Bug的评论;在任天堂的资讯下看到了“满屏幕游戏性”的调侃;在独立游戏视频中看到4399的评价。大多数时候我们无法选择什么样的信息进入自己的眼中,但我们却可以过过脑子来修正没有意义的内容。

独立思考帮助你了解事件的另一面

既然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并且我们无法判断其中的真伪,那么就只能从个人的角度出发,通过信息收集、实际体验等方式,来验证某些信息是不是真实存在的了。然而绝大多数网民所缺乏的正是这样一种独立思考的精神,才会让某些歪理愈发猖狂。

腾讯确实是一家从模仿开始的公司,但当初QQ能够俘获大多数用户,而不是微软旗下的MSN,最大的原因就是QQ的体验更好,并且越来越好;增值服务虽多,但并非强制收费,仅针对有需要更优质服务的用户推出;英雄联盟基本证明了即便是腾讯,也是能够提供竞技性、公平性同时具备的游戏服务。而这些简单的道理却被一次又一次的借鉴和VIP所掩盖。

没有任何一家游戏公司是完美的,当你记住了他们将会被调侃一生的梗,更是从侧面说明了他们的深入人心。如果你没有玩过任何一款育碧或任天堂的游戏,你凭什么说BUG和马赛克呢?你若不是一个新时代的玩家,又怎么会理解卡普空复刻新作给当代玩家一个了解老游戏的机会是多么可贵呢?当然最终这些情怀都会回归到最基础的利益中来,这是不可避免的。

屏幕前的你对哪些公司有着长久以来的固有认知呢?又是什么原因让你坚定了这样的认识?未来可能发生改变吗?本期的话题就是:

我们为什么会对游戏公司存在偏见?

欢迎将你所经历的一切在下方的评论区呈现出来。

往期回顾:

第71期话题讨论:家长实时监控孩子玩游戏合适吗?

第72期话题讨论:你会因为国服而重玩推出已久的游戏吗?

第73期话题讨论:成为亚运会项目能给电子竞技带来什么?

手机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