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二次元风格游戏的普及,玩家们对于游戏的声优也是越来越在意。那究竟什么是声优?他 / 她们为何会受到推崇?
「声优」一词源自日本,通俗点讲就是配音演员,但又有些不同。在上世纪 80 年代后期由著名动画配音杂志《 Animec 》的副主编井上伸一郎提出,后来,井上在新创刊的《月刊 NewType 》中大力推行「声优」的提法而使其普及开来。
电视媒体的普及让电视节目配音演员需求量大增,这促成了配音的专业化和职业细分。早期配音演员的称呼还不是“声优”,而是声音的“担当师”。这些声音“担当师”不像 50 年代那样只是一些从事第二职业的广播配音员,而是经过专门培养的为电视配音服务的一群人。可以说,60 年代出现的大量动画配音专业人员标志着日本动画声优产业的初步建立。
但配音演员在人们的印象中不都是类似幕后工作者么?那为什么日本声优却会如此受到推崇,甚至许多声优的地位已经不亚于影视偶像和歌手?
其实这个转变,要从一部叫做《宇宙战舰大和号》的动画说起。这是一部日本成人动画的开山之作,观众年龄层次较大,因此电影中的男女主角「古代进」和「森雪」曾被许多观众所迷恋。然而作为一部动画,观众无法将情感映射在现实的演员身上,因此观众们就自然而然地把这种爱慕转移到饰演他们的声优的身上。
▲《宇宙战舰大和号》男女主角
所以这部动画堪称日本动画声优史上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它让声优有了从幕后走到台前的机会。因此,声优的偶像化慢慢成为了新的时代主题。
不过当偶像可不容易,偶像化对声优本身的要求大大增加,作为已经完全是电影演员、歌手一样的演艺明星,声优们必须熟悉聚光灯下的迷离闪烁,而不能仅只停留在话筒前艺术性的个人表演。
▲参加某综艺节目的花泽香菜
说到声优,就不能不提声优中的四个「大法」了。
“声优都是怪物”这个词皮皮君也不知道来自哪里,有时候看动漫的时候弹幕会冒出来,久而久之就对声优产生了好奇。直到好几次看动漫的时候,遇到了一些配音难度非常大,甚至由衷的感觉能配出来的人实在了不起,但却被声优,这才让我打心底里明白“声优都是怪物”这句话。
▲《夏目友人帐》中的猫咪老师,给猫配音,呵,怪物
大多声优都很会控制自己的嗓音变化,能一人配出很多种角色特点的声音,反差极大。你甚至可能完全听不出来是同一个人配的,更夸张的是,你尝尝能在动漫中听到声优发出一些简直不像是人类的声音,瞬间让你头皮发麻。
而声优作为一个技术工种,掌握多种声线是基本功,而声优工作真正吃工夫的地方在于如何通过声音表达出导演要求的情感,也就是所谓的“演技”。这一点其实通过很多少年漫就能所体会,日本是有“由女声优来给少年角色配音”的传统的,你能想到的大部分热门动画里,“正太”、“少年”角色都是由女性声优来演绎的。
比如《火影忍者》中漩涡鸣人的声优竹内顺子,皮皮君是偶然在网上看到的,当时三观都快垮掉了,看了大几百集,我居然听不出这是女声。
▲鸣人声优竹内顺子
在众多新一辈声优当中,目前公认拥有「大法」称号的声优目前有四个,分别是东山奈央、佐仓绫音、种田梨沙和雨宫天 。
皮皮君当然最喜欢就是种田梨沙啦!只因为《食戟之灵》中她配音的大小姐,让我第一次觉得声优这个职业真是相当厉害。
▲种田梨沙
那么,声优对一部番剧/游戏的影响有多大?说一句废话,声优是一部动画完成的基础,声优的发挥直接影响了动画的完成度。
比如,《食戟之灵》在第三季中将大小姐薙切绘里奈声优进行了更换。皮皮君作为一个不怎么追声优的人,却一下就听出了声优“不对劲”,查了下资讯才发现原来确实更换了声优。因为薙切绘里奈前两季的“女王范式的傲娇”声线给我流下了深刻的印象,换了声优之后的转变虽说并不是巨大的,但对于已经沉浸入动漫的观众来说还是十分直观的。
▲《食戟之灵》中的傲娇薙切绘里奈
所以,好的声优可以更好地帮助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这一点不光是在动漫中,在游戏中表现的更为明显。由于大多数游戏中的动漫人物只有立绘没有动画,人物特点缺乏动作和表情来帮助表现,此时声优就显得尤为重要。
另外,声优的水平可以保证一部动画实现它想要形成的风格。比如《物语系列》、《齐木楠雄的灾难》、《再见!绝望先生》等作品的声优「神谷浩史」。我们几乎一半的时间都在听男主角在自言自语,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种讲单口相声的能力,那才真的叫尬。《齐木楠雄的灾难》之所以在B站这么火,这个声优的贡献也是绝对功不可没的。
▲《齐木楠雄的灾难》单口相声系列
所以,常常会有这么一句话:角色是作者决定的,但声优能够升华角色。
要说声优对番剧和游戏影响有多大,那就是让角色从静止的纸片人,慢慢变为可以行动的小人,最后成为你脑海里可以接收到鲜活的真正的人。
有些人会说了,为什么总觉得国产配音“违和”?那这到底是事实吗?其实,国内的配音演员从本质上来说和日本的声优定位上会有一定的区别。
日本的声优走偶像化路线,配动画,出 PV,开见面会等等。另外还会有吹替(将外语片配为国语),为电影配音,多为著名的声优或经由国外公司指定。
所以国内的配音演员更像是二者的结合,而这里所说的违和感大多产生于“吹替”。无论是影视还是游戏,引进国内后,多多少少会进行本地化,其中有一项就是国语配音。
其实原因有很多,而且并不能以偏概全,所以整理了几点:
1、配音演员情绪没到位。这一点大多是配音演员的自身问题,之所以配音这个职业也冠以“演员”二字,其表演功力其实也不应该亚于正经的影视演员。而配音整体的水平层次不齐,这也反映了国内配音产业的不发达。国内优秀的配音演员和配音工作室与日渐增长的需求并不匹配,更何况国内有多少预算会投入到声音这方面的体验呢?
2、台词与受众的习惯问题。日本的中二在综艺,电视剧,电影,动漫中已经经历了很长时间,从上世纪60年代的奥特曼,假面超人,和各种假面系列到现在,日本各个年龄层的人都受到了影响。国内许多观众听惯了日语动漫的这种中二语境影响,已是见怪不怪。但当你在听国语配音时,配音演员激情饱满的喊出「错的不是我,是这个世界」,可以想象羞耻度是爆表的,因为不习惯。
3、语境和语调的问题。在日文和英文中通常会有一些没有太多意义的语气词,让台词显得更生动,情绪更饱满。当配音演员念着本身语境就有一定差距台词,想要还愿甚至超越原版无疑就比较困难了。更别提操着一口外国口音的中文,本身就是一件让人很“尬”的事情。
综上所述,所以才会让很多人产生国语配音违和的感觉,综合因素很多。但要明白一点,配音差≠技术差,听着违和≠配的不好,配的好的也未必技术好。
▲违和大概就是这种感觉
其实国语配音也并不都那么违和,但毕竟这也是存在一定主观因素的。那皮皮君就举一个本人非常喜欢的国语配音例子好了。
游戏《古墓丽影 崛起》的中文配音演员是杨梦露,我们更习惯叫她“杨老师”。初听之下,游戏的国语配音也让皮皮君有点违和,但是当通过了序章,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就习惯了,甚至完全忘记了这原本是一款英文游戏。
游戏中杨老师遇到危险时候的“惊呼”,战斗时候的果敢,都能做到让我不出戏,不用在看字幕,完全沉浸在游戏氛围中。
对于皮皮君来说,这就是成功的配音。
▲杨老师
日本声优确实是一个有魅力的职业,他们也有这样的实力受到人们追捧。虽然国内的配音演员目前还达不到像日本声优那样的知名度,但相信随着更多影视和游戏本土化的发展,未来国内的配音也会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