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都)数字娱乐节(DEF2015)将于11月19-21日在成都隆重举办,8月11日,主办方在北京举办了倒计时100天的资讯发布会。会上正式宣布DEF2015各项事宜进入了实质推进期。
资讯发布会最后环节进行了以《数字娱乐产业未来的泛娱乐化发展》为主题的巅峰对话,我们邀请了爱奇艺VP杨晓轩做为巅峰对话的主持人,著名音乐制作人崔恕、小旭音乐CEO卢小旭、橙天娱乐CEO伊简梅、中动传媒CEO鄂玉鹏以及著名特效制作人Andy Chen为对话嘉宾。对话过程各行业代表从自己的立场分析了对数字娱乐泛娱乐化的见解,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妙趣横生的精彩对话!
以下为对话实录:
杨晓轩:我们理解的原有模式下创作者和互联网是比较模糊的,通过互联网能精准地知道我们的用户在哪里,并来打造粉丝的IP。也许我们的粉丝包括我们的用户,可以是在以后的动漫、音乐、游戏中,包括网络文学中经过迭代和转化而来。据我所知网络文学的付费用户是40~50%都可转化为游戏粉丝,且这些都是有数据支持的,所以我们先从两位音乐人开始,从音乐角度来谈谈在数字泛娱乐化的期间是怎么做音乐的。
音乐—数娱时代的高能传播器
崔恕:首先我觉得作为一个音乐人,我觉得现在终于做了许多年,现在赶上一个好的时代,就是刚刚才开始,我觉得不管是移动互联网还是数字娱乐讲的泛娱乐的概念,音乐在其中的概念慢慢的越来越重视,这是我们做音乐人的欣慰。小旭做的很专,这么多年一直在做游戏音乐,也做的是国内最好的。我觉得这几年最重要的转变是,音乐不再单单是一个服务了,不管是游戏、电影还是电视,甚至是真人秀节目,我都觉得音乐现在变成了一种非常有效的传播途径。
现在大家知道可以用小苹果来带动的一部《猛龙过江》,我们之前也用过由音乐来推广动漫、动画片的方式。除了跨音乐结合之外,音乐产生了一些经典IP,像“栀子花开”。我觉得我们还是要用我们自己的音乐专长来同电影或是游戏去做对接。未来数字化的时代的音乐一定不是单一存在,而是要跟各个领域去结合。
说到独立音乐人,我觉得现在独立音乐人他已经不是一个小众群体,不管是二次元的音乐人,还是传统意义上的音乐人。我觉得利用分众来形容独立音乐人会比较适合,他们也有同样大量的受众群,而且这部分受众群非常忠实,就跟游戏音乐的用户群成为忠实粉丝。所以未来音乐市场一定是这样的,所以独立音乐人都会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对于大众来讲我们起到的是一个推动和催化的作用,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参与,能够让这件事情来更快的达到。
音乐跨界与融合,势如破竹
卢小旭:我自己也是学音乐的,我们看到在整个互联网领域,包括视频、游戏、文学都在赚钱,有朋友跟我说音乐的行业压力太大了,而现在这个问题终于可以解决了。我们除了做内容也在做一些横向的业务拓展,也是想把我们的资源在2C的领域里能做更多的嫁接。但是我觉得就目前音乐的产业的巨投以及行业大动作等趋势来看,我希望跟在座的影漫游戏各界能有更多的合作,把这个跨界的合作做的更好,能够获得更好的收获。
杨晓轩:好,谢谢二位。动漫界我们是在地域,前几年我们靠着国家的救助来活。
数字娱乐助推全民音乐时代
鄂玉鹏:确实可能有做房地产赚了很多钱,良心驱使再去搞这个。我是做互联网的,刚才您说动漫水深火热,动漫行业一直是地域模式,虽然说也成功了,但是不代表这种模式是可复制的,我们还有上升的空间。
我们之前做的不是电视动画,因为电视是单向传播的,而且我们中间隔离一个电视台,这样我们离粉丝远就导致我们离钱远,我相信小旭也是这种感觉。为什么要办音乐会就是希望离我们粉丝近一点。为什么搞泛娱乐?归根结底是一个粉丝的经济,我们掌握了粉丝,粉丝愿意为他喜欢的东西付钱。
我们小时候看的少林寺,实际上这就是电影像出版业的转化,其原先受限于技术的不便因而不具备这个途径。就像谈恋爱,你原来异地恋,虽然想知道女朋友更多的情况,但是你只能通过给她写信的形式,没有其他的方式,但是现在照片视频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因而你也就更容易了解你的爱人方方面面,这即是得益于技术的发展导使的各行各业泛娱乐化互相带动是可行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家都可以利用各个渠道去展现自己的作品,这个时候你的作品得不得大众喜欢才是最重要的。
杨晓轩:也有人说微信十年后会被淘汰,现在都是老人们在使用微信,我们的00后05后都在上百度贴吧,所以我同意刚才三位说的只有专注才可以专一。在动漫或者电影行业,中国都认为没有顶级的特效公司,很多都拿到好莱坞去做,那么请Andy分享一下在您这个视角当中我们什么时候能实现云平台,什么时候中国能够有好莱坞式的高端的高质量的特效视频?
中国不缺制作人才,缺更好的制作环境
Andy Chen:我自己以前是在美国参与了特效制作,当然是科幻片。七八年前来到中国发展,一开始就帮张艺谋做了,之后2008年在中国台湾做动画片,2009年又回到北京,那时我带了一个70人的团队。我目前做了三四年的(英文)的影片,做了三四个广告片。在贝司服务的时候我有帮做捉妖记,而且过关了。捉妖记大部分是中国的电脑动画人员做的,我自己感觉中国的电影特效制作人员能够做的国际级别,然而我也觉得现在很多制作公司或者制作人没有被给足够的时间和资金来制作,导致最终的品质比较低,这就是在中国存在的问题,只要能够给足够的时间还是能够做出好的特效。像历经18个月的捉妖记,看到那么好的结果,也很我们出乎意料。
杨晓轩:非常敬佩,非常期待您有更好的作品能呈现在我们的银幕上!
寻求多方合作,追求创意精品
伊简梅:先简单介绍一下,我是橙天娱乐CEO,我们控股了中国香港的橙天嘉禾集团,我们同时还有制作。在三年前我们就在孵化了一个项目,《星雨心愿》这首经典歌曲,基于大家对这首歌的感情认知,以及它是互联网时代的音乐,所以也用到了大量的特效。接下来片名为《星雨星愿之再爱》影片也马上就要上线了,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橙天最近在做口碑预测,我们培养了新的导演,圈内的大咖和年轻人看了也认为这一一部很有新意的电影。现在我自己再看来,它也有非常多的不足,比如说包括我们对《星雨心愿》这首歌的改编,怎么样贯穿全剧以烘托,如果那个时候认识小旭的话,可能他会帮我们做的非常好,我们的特效也花了非常多的时间不断的去修改,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认为是今年最干净最流畅的一个环节,希望大家可以给我们挑毛病,如果我们之后的片子能做得更好,也希望第二部的产品可以跟大家合作,我们很期待!
携手打造未来主流群体文化
杨晓轩:我也跟大家聊几句爱奇艺,爱奇艺跟五位大咖做的不一样,我们做的是平台,这几年一直在打造顶级的IP,上线不到十小时突破五亿。花仙骨每天的应收达到600多万元,马上就要破亿。我们发挥着它的协同效益,也确实拿到了IP的特效收益。我们也做动漫创投,开发它的所有的产品,齐聚整个爱奇艺的协同性。
现在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大家虽然专注于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但是我们在融合整合并互相改进。环顾一下我们六位,还是小旭最年轻,他穿着1985年的体恤,标志的80后,还有70后。但是我们现在的工作都是专注于00后90后的,他们的文化也许是亚文化也许不挣钱,但是十年后或者五年后他们就会成为潮流文化成为主流文化!谢谢大家,让我们共同联手研究我们的新型人类,让未来走进新世界,谢谢!
赞助、商务合作请联系:
北京总部:Sunny Mobile:13522977758
Email: fei.sun@gmgc.info
西南区:Bingo Mobile: 13980934452
Email: bin.song@gmgc.info
华南区:Vince Mobile: 18520876508
Email: peiwen.ren@gmgc.info
国际部:Jessie Mobile: 15901338441
Email: jessie.wang@gmgc.info.
媒体、市场合作请联系:
Shina Mobile: 13552062626
Email: yan.yan@gmgc.info
CEO俱乐部会员加入请联系:
Amanda Mobile: 13810818200
Email: nannan.tan@gmgc.info